您的位置: 首頁 >碧湖校區>碧湖新聞

探索實踐路徑,聚力五育融合——漳州第一中學開展2023年市級教學開放活動報道之碧湖主會場

作者: 組稿:教務處、各教研組 編輯:李靜 初審:洪琪 復審:蔡碧榕 終審:林立雄 發布時間:2023-05-19 09:05:26 瀏覽次數: 【字體:


       時維五月,序屬初夏;共赴韶華,揮斥方遒。為進一步探索實踐路徑,落實五育有機融合,促進教師教學思維方式及教學行為的變革,更好地搭建學校交流聯動平臺,共享教育教學改革成果,擴大學校先進管理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示范輻射作用,漳州第一中學于5月10日至12日攜手漳州市第一外國語學校(漳州八中)、漳州臺商投資區玉江中學,開展主題為“探索實踐路徑 聚力五育融合”的市級教學開放活動。

      本次聯合開放活動中,碧湖主會場共有五個學科開展研討活動。各位開課教師積極準備、精心設計、各展風采,展示了多節基于新課標理念指導、體現“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精品示范課。


語文專場——紅色潮涌 ,“語”繪錦繡

      5月10日上午,漳州一中高級教師蔡碧榕開設了題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紅色文化教學實踐與思考》的講座。蔡碧榕老師從初中語文紅色文化教學現狀切入,秉持育人與傳承的教育理念,通過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確立以素養為中心的教學目標、以文化育人的價值取向,從而探索紅色文化教學的實施途徑。蔡碧榕老師指出:學校和老師應充分開發各種校外課程資源,逐步建立校內外課程資源的轉化機制,實現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和運用;也可依托漳州本土紅色資源,開展課外實踐。此外,還要重視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設置激勵、多元的教學評價。本場講座搭建起語文課堂與紅色文化的橋梁,發人深思。

b2b00775a076449f9104d82205b3e460.jpg

      漳州一中碧湖校區的張琳琳老師和漳州八中的陳怡老師帶來了同課異構《汲鋼鐵之力 向驕陽而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寫作指導》,兩節課構思精心,同放光彩。

      張琳琳老師以讀書征文為情境,通過三個具體任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例文共研,疑議相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導學生切實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課堂設置寫作、活動雙線,學生參與度高;研讀分析從片段到篇章,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最終綜合運用評價量表,體現了教學評的一致性。

1f4e33afc540440d823be357f23d97cb.jpg

      陳怡老師創設讀書節活動情境,采取短視頻配音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初步感悟名著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鋼鐵精神”,自然引入課題;并讓學生通過幫助人物解決問題,獲得日常休閑生活中玩游戲“升級打怪”的樂趣。

3a7aa16edb9149dd87dedb8e19297dfe.jpg

      5月10日下午,玉江中學江惠彬老師開設了《尺水風動波瀾起 一波三折妙趣生——學寫故事》的示范課。江老師注重學生的寫作思維訓練,創設貼近生活、富含趣味性的情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由感知“波瀾”、方法介紹、體驗“波瀾”到最后當堂創造情節波瀾,逐級搭建臺階和寫作支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逐步突破寫作過程的一個個困局。

70190f73bd174b748858c0ac134e5c65.jpg

      漳州一中芝山校區鄭麗娜老師執教《山重水復演講路 柳暗花明聽眾心——撰寫演講稿》。鄭老師讓學生站在“聽眾視角”,以激活學生寫作的內驅力;圍繞“聽眾視角”集中展開,設置“競選旅行社團成員”寫作情境,更把“美食”元素融入其中,調動學生積極性。整堂課采用情境演讀法、朗讀法、音頻視頻欣賞法、當堂訓練法等多種方法來活躍寫作課堂。

c26c67626ec94e419ac0710bcbcb3a97.jpg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聽課結束后,在市教研員劉閩英老師、鄭麗洪老師的見證下,聽課老師們開展了深入的研討活動。開課老師分享備課思路,總結得失,聽課老師積極討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在肯定課堂亮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教學建議,實現觀點碰撞、閃現思維火花。

e6445c79684740e09eb87c1803bf96ab.jpg


英語專場——“英”你精彩 “,語”眾不同

      5月11日,漳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小蘭老師開設了題為《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指導》的講座。楊小蘭老師從核心素養的概念解讀為切入點,明確了“教學評一體化”的含義、本質、目標、活動和評價內容,體現核心素養,彰顯育人價值。接著通過課例呈現和分析詳細地進行實際指導:閱讀課的評價量表的設計流程、聽說課中量化評價如何貫穿課堂,復習課中如何整合單元所學創設評價情境。在“教學評價”部分,強調教師的課堂評價和作業評價也是一體的,應使作業評價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分層設置作業,達到效果最大化。本次講座為教師們實際教學提供方向和操作指導,老師們獲益匪淺。

d58a54fbb4384e40a526123f3488aba3.jpg

      觀摩課上,三位教師就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1 Section A進行精彩的同課異構。

      第一節課由漳州一中碧湖校區鄭曉芳老師授課。鄭老師這節課以《彩虹色的花》繪本故事為背景,創造性地整合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形成以談論最喜愛季節為主題的對話文本,并圍繞彩虹花為主線,學習并產出目標語言;創設“獲取能量,拯救彩虹花”任務主線,設置多模態的單詞和句型的操練活動、形式多樣的聽說活動,并設置能量值進行全程評價,實現教學評一體化。通過跨學科融合,逐步滲透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的情感教育。

84974b1f78394da993e7446da40413ed.jpg

      第二節課由漳州一中芝山校區王真娜老師授課。課堂以完成芝山“圖話漳州”手賬分享會活動為主線,產出主題寫作“在漳州我最喜歡的季節”,小組討論并展示“畫漳州和話漳州”。通過任務驅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目標語言,通過多模態語篇學習,反復聽說操練和創編對話,培養學生聽讀看說技能。聽后任務用漳州四季的視頻,進行目標句型和寫作要點點撥,引導學生遷移,同時讓學生感受四季之美好,激發對生活與家鄉的熱愛,實現情感升華。

dcaa33424c9344b2bfb42a63f7a9a6c6.jpg

      第三節課由漳州八中王東惠老師授課。王老師首先通過視頻導入引出本節課主題season and weather,接著通過音畫展示引導學生獲取、梳理和整合相關的語言知識,實現對季節天氣和活動主題的認知;再以聽力配對、跟讀模仿、聽后填詞以及角色扮演等聽說活動任務讓學生逐步學習和理解關于季節主題的詞匯和句型表達;最后設計有關于favorite season的情境對話與詩歌欣賞寫作環節,實現對本節課主題內容的應用和升華。

ada8cac588f24594a911a432083bcd99.jpg

      聽課老師們針對以上三節課進行評課交流。聽課老師們評價鄭曉芳老師能夠大膽地對教材進行整合和改編,融合地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技能,課堂設計精巧;王真娜老師課堂節奏好,教態自然親切,課堂氛圍感強;王東惠老師運用5E模式、設置分組PK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課堂注重語言基礎,操練充足有效。

578c8cbaa65c4093aeebe5983ff66a8c.jpg


地理專場——“地”承宇宙 “理”蘊自然

      在地理專場中,漳州一中碧湖校區的姚寶娣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主線,全面鍛煉了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在學習獨具特色的黑人文化時,組織學生欣賞非洲歌舞視頻,體現了美育理念;在自然要素地形特點的學習中,結合當下的熱點“廈門馬拉松比賽”,體現了體育、德育理念,更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心身邊的地理;在自然要素氣候的學習中,通過小組合作制作非洲氣候模型圖,體現了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同時體現了勞育理念;在學習自然要素氣候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影響時,引入了中國援助非洲帶去的“菌草技術”,以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通過學習菌草技術是中國特有的技術,而技術發展依靠人才,引導學生要好好學習、報效國家。

9219de88fc554430a48f509fe800a03a.jpg

      聽課老師們充分肯定了姚老師的精彩課堂,認為姚老師整節課貫徹“五育并舉”的理念,注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本節課在設計上打破了前面章節關于區域地理的傳統學法,三個專題都突出了該地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知識看似被淡化,實則是被拆分并糅合在人文地理知識中,讓學生在課堂中既掌握了該區的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又能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音樂專場——“音”教而美 “研”無止境

      5月12日上午,漳州一中碧湖校區的楊楚聞老師與漳州一中芝山校區的黃靜麗老師以人音版八年級下冊《雪花》一課為題進行同課異構。

7f3cfe78fc3c4f03a351f28ac63d23b1.jpg

d16c3a0fc56349558ba4502bf5a97fbd.png


      楊楚聞老師教學功底扎實,整節課圍繞新課標中的核心素養展開,從理解作品中音樂要素與作品內涵之間的聯系、聽辨不同的演唱形式、變奏與轉調這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教學設計邏輯清晰,環環相扣;黃靜麗老師的課堂則通過對歌曲的鑒賞、學唱、律動與創編,幫助學生體驗中國式的浪漫美學,尋找作品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中國傳統元素,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聽課老師們一致認為兩位老師都做到了以標定教、各盡所長,因材施教、深入淺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寶貴意見:在音樂課堂中更應增加師生互動,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對待新教材與新課題,應多鉆研、多深挖,“新教材面前沒有老教師”,在強調重點、突破概念與充分感知中精益求精。最后,音樂教研員張靜老師做了總結,她指出每個教學環節都應圍繞重點、解決到位,在眾多知識點中尋找側重方向,多磨課、多研討,在實踐中思考;同時根植課標,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強化課堂教學質量,引起在場老師們的共鳴。

027e93807b944e7c87fb8c5ad08ca046.jpg


生物專場——深耕課堂, “生”生不息

      5月12日下午,來自漳州一中碧湖校區胡鍶齊老師開設生物跨學科融合觀摩課《探究影響植物無土栽培的條件》。本節課的相關知識點來源于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學習主題“植物的生活”和“生物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

9403d3508bb948a4919a0dcf64c1fa3e.jpg

      此前,學生在生物和勞動學科的學習中,已有種植和管理植物的經歷,對植物生長過程具備感性認識。胡鍶齊老師課前利用生物社團、研究性學習和課后延時服務安排學生們分工合作,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探究活動。圍繞“家庭水培中如何讓空心菜更好地生長”這個真實而又頗具挑戰性的問題動手實驗。課上通過學生代表的展示交流,探究影響水培蔬菜生長的因素:無機鹽、溫度、光照、空氣等,最后學以致用,分組討論并撰寫一份家庭水培蔬菜指導建議,經班級分享評價后進一步完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f011921b5655498d9dba5eeffa655b14.jpg

      聽課老師充分肯定胡鍶齊老師在挖掘生物學科跨學科資源、探索教與學的實踐路徑,聚力五育融合方面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創新。漳州一中西湖校區生物學科正高級教師楊娟老師在點評中指出了本節課的四個亮點:一是多學科融合:依托生物學科的跨學科主題,與地理、化學、信息技術、勞動教育等學科知識相融合;二是基于真實生活情境;三是學生主體,老師主導。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展示,在實踐、總結中獲取知識,老師掌控課堂環節,引導解決問題;四是德育滲透:在學生展示環節,發現因學生操作失誤卻仍能生長的空心菜,引導學生反思在逆境中也要努力扎根充實自己,積極向上成長。同時楊老師也提出了改善建議,并提醒老師們要關注學生小、初、高科學教育一體化的進程,做到本學段有本學段的收獲和提高,為高中科學思維的進階做好鋪墊,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新理念。

      眾行致遠聚合力,共育桃李滿芬芳。本次聯合教學開放活動通過探索教學新模式,研討課堂新標準,踐行五育融合新課堂,全面且深入地呈現了三校教學的新面貌。此后,我校也將進一步深化校本和跨校教研,變革育人方式,形成具有“漳一”經驗和“漳一”特色的初中課堂教學模式。

終審:碧湖校區辦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

另类人妻校园卡通技巧,大香伊丫蕉视频,网红精品中文无码欧美动画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